大约有 613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206秒)

改革为科学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排污权交易等50多项改革试点出台实施,在政绩考核上设置了环保“一票否决”权……  ——可持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

新医改下的医药供应链管理变革

...不同细分市场呈现不同特点,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及民营医院的市场化程度依次走高,这也意味着不同细分市场对供应链及流通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供应链管理迫切需要寻求专业化。”谷春光指出。...

“走基层 看村医”系列报道(2)青海

...划,组织在岗乡村医生轮流到乡镇卫生院轮岗培训或县级医疗机构进修、选派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室带教帮扶、与医学院校联合举办在岗乡村医生学历班和全科医生班、依托卫生信息网络开展乡村医生实...

关于信息化建设 院长应该知道的几个问题

...应当从总体规模、最终目标、基础设施、财务计划、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全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避免短期行为。分步实施则主要是合理确定每一个阶段目标。确定阶段目标的依据,应主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人员素质的...

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基本卫生服务

...了明显改进和提高。突出表现在五个“明显”: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软硬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明...

HIS系统

...的监督控制,医疗质量的检查管理;人事处负责全院机构设置与调整,考勤考核,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院护理质量的管理,护理人员的管理……等等。随着这些管理级工作的日...

从一张CT片的利益“结”看医疗信息共享

...的问题,造成了共享的难度。首先,信息共享的前提是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且发展相对平衡。而现实的情况是,北京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000多家,而这些机构在规模和水平上都参差不齐。不仅各个区域...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九)

...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从今年起,甘肃省将对完成设置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力争每个行政村有1所设置规范、能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诊疗服务等工作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使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八)

...院部署,各地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充实基层医疗机构,加大人事、分配、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多措并举,建立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的...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五)

...问题,确保国家医改政策和医改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医改政策落实。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潘逸阳代表自治区...

贯彻全国医改会议情况综述(四)

...:放低门槛鼓励社会办医加快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各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

“病有所医”的意义何在

...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医改的这些成绩中,首要成绩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

吉林财政加大投入确保医改取得实效

...,设定岗位28880个,公开竞聘上岗总人数26657人,占岗位设置总数的92.3%,妥善安置分流人员3500人,占分流人员总数的99.15%。制定了《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管理办法》,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以服务数...

RFID养老院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可以按下报警按钮(为了避免可能碰到按钮而误操作,设置为长按3秒),然后平台上会收到报警信息,及时显示人员所在的位置,可以随时调出人员的信息,工作人员可迅速进行支援。  (6)短信提醒  在老人的档案管...

聚焦公立医院改革

...我国公立医院所占全社会医疗资源比重过高,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的功能分工不清晰,公立医院的规模、结构、布局亟待调整。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两种极端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公立医院从医疗服务市场大范围后退,另一种观点则...

“病有所医”的意义何在

...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医改的这些成绩中,首要成绩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新...

省长话医改7:破难题建机制推进人口多民族地区医改见实效

...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人均床位数、全部医疗机构人员队伍分别比2008年增长24.4%和24.6%,基层门急诊量占比提高到62.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到25元,服...

省长话医改4:重点突破积极探索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普遍推行总额预付,提高了医疗机构自我管理意识,控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同时,积极开展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选择62个病种,在全省30家医院开展试点,凡第一诊断符合试点病种的一...

新医改时评(2):论新医改“强基层”原则

...卫生事业“基层不强、小病大看”的状况尚未扭转,基层医疗机构薄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三年医改的实践和国际经验均表明,把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既能体现预防为...

医院等级复核评价(评审)标准诠释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汇编》;对医院管理较密切相关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全面推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