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943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93秒)

一位卫计委主任的愤怒

...近几年大力推行的“医养结合”服务,旨在解决老年人群看病、照护服务衔接问题,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以因此获得医疗和生活的双重照料。众多可能的服务提供方中,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被认为在这方面有其...

“2017最IN解决方案SHOW” ——平安万家医疗云平台

万家医疗云诊所平台通过整合全国基础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开放平台和诊所认证标准体系,构建中国连锁健康服务第一线上平台,让每一个中国家庭健康有托付,看病不再难。

“2017最IN解决方案SHOW” ——CLEAR柯丽尔智慧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康档案使用等服务,推进市民自我健康管理进程,让市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化。

不能开药、不能看病,互联网医疗就此终结了吗?

原本地方政府探索的勇气,让互联网医疗公司看到了通过“互联网医院”打通线上线下、链接医药产业的希望,但两大主管部门先后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却直接掏空了医疗最核心的两样东西——医和药,空留一张互联网在风中飘荡...

蔡江南:“高性价比医疗”远比“高端医疗”更有钱途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把去北上广和大三甲医院看病的患者,往二级医院和基层赶。

卫生院来了三甲医生,竟然不会看病

十多年过去的今天,乡镇卫生院在公共卫生方面投入加大,绝多数卫生院都能做血糖监测、心电图检查等项目,并且在一些地方已推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可以在诊室与上级医疗机构医生“面对面”会...

六大判断、四大模式解析未来医疗生态和信息化

在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互联网的连接能力改变了原来患者、医院、医生三者之间的固有连接模式,从过去患者到医院才能找医生看病的单线模式转变到现在患者、医院、医生三者直接的互通连接模式。

秦永方:医改不是改医,只有联动才是最佳路径

新医改侧重强基层,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基层没有强起来,大医院反而强起来,越做越大,与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反差却是门庭若市,虹吸效应更加明显,导致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分析原因主要有......

支付宝推“信用就医” :看病无需诊间支付

11月7日,蚂蚁金服在北京举办未来医院峰会,会上支付宝联合芝麻信用、花呗与上海联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创新医疗产品“信用就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应用“信用就医”服务的医院。

大医院门诊爆满,医患都叫苦,怎么办?

...诊、配药到社区医院等。内科普通门诊如果取消了,患者看病还方便吗?专家门诊限号,会不会加重看病难?

人工智能+医疗 别在风口燃虚火

...诊疗成为现实,有助于医疗资源均衡化,对解决许多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义重大。

2020年,医院将会是这样的......

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深化医改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突破”。公立医院改革正是深化医改的“主战场”。国办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现...

人民日报批医疗价格扭曲:人看病不如狗洗澡

一个好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坏医生变好;一个坏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好医生变坏。尊重医生,理应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让人的价值超越物的价值。只有医生受尊重,生命才会有尊严。

河南2500家医疗机构已实现“先诊疗后付费”

10月24日,商丘睢县河集乡卫生院内,67岁的付先生正躺在床上输液。说起看病,他忽然提高了声调。“可方便,进来时也不让交押金,等出院了再结算。”

“互联网+医疗”催生新的就医模式

...买药时间长、诊断时间短)的苦恼中解脱出来。轻点指尖看病就诊的梦想,已走入百姓生活。

优质资源共享解决看病看病贵 西北医院医联体移动互联平台启动

23日,西北医院(又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举行“医联体移动互联平台”启动仪式,在西北医院抗战迁陕建院80周年庆典之际,通过这一特殊形式给自己和百余家医联体单位献上一份大礼。西北医院也成为陕西省首家基...

严禁医生参与创收,让医生安心看病

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陕西省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日前出台。严禁医疗机构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住院等业...

四川:偏远地区医院加入远程医疗站 10分钟响应

10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外事侨务办获悉,2017年度“侨爱工程——送温暖远程医疗站”活动启动。三台县、宣汉县、道孚县、壤塘县和普格县的5家县医院加入远程医疗系统。从此,就算隔上千百里路,专家也可以给患者看病

北京市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专题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表示,近年来,市医管局围绕病人这个中心,从解决患者看病就医的难点和痛点出发,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加强管理、创新服务,来不断探索方便群众就医举措。

国家卫计委:全国多点执业注册医生达6.6万!

...医疗技术获得合理报酬,同时缓解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百姓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