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386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3秒)

国内首家具医院网络的专业急救服务商投入运营

10月10日,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化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网络的专业紧急救援和特需医疗服务提供商——深圳市丰捷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在深圳宣布全面投入运营。

【独家】CT成像技术的急救应用涵待定论

在成像方面,急诊科(ED)大夫正成为焦点人物,被人指责为成像技术的滥用者。CT和超声波检查大约占高级急诊成像检查的90%左右。批评家从各种角度抨击ED的CT增长现象。

“999”急救网络已覆盖全北京

据悉,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密云急救分中心正式成立。该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999”急救网络已经覆盖了北京市所有城区及远郊区、县。

直升机将成为北京市医疗救护工具

9月14日,“2011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直升机与医疗救护”成功召开,北京市急救中心表示,已经着手建立直升机救援体系,直升机将成为本市应急救援工具。

应用于除颤器的FPGA解决方案

...设备需要具备判断功能,在判断出CPR是更合适的心脏复苏急救法时,防止使用者进行电击急救法。为此,AED设备必须能够确定有关的操作是否安全,这就需要模拟传感器输入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以便检测和分析心脏产生的电...

新疆构筑农村“120”消除急救体系“盲区”

...员会获悉,中央财政已下拨6850万元,用于2011年新疆农村急救体系建设,这意味着新疆将借助构筑农村急救医疗体系,逐步消除以往“120”的覆盖盲区。今后,农牧民在家拨打“120”,也能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高效、便捷的急救...

芬兰研发出心率快速检测器

据芬兰媒体日前报道,芬兰一家公司研发出专为急救人员使用的心率快速检测器,该产品由一个装有两个心电图电极的心率传感器和一个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组成,心率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指示器由一根长35厘米的导线连接,它有望...

跨海峡紧急医疗救护服务中心成立

8月29日,台北举行海峡两岸紧急医疗合作平台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海健会与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成立跨海峡紧急医疗救护服务中心(CSEMSC)。

北京农村3万至5万人设1个急救

...”发展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实施急救服务“五个一”工程,即:制定一个全市急救站点布局规划,建立一个全市急救车辆统一指挥平台,在全市急救系统实施一个院前急救服务标准,建立一个城乡统筹一...

心肺复苏急救遭遇免责困境

2008年至今,首都机场安装的57台自动体外除颤器一直被束之高阁;尽管这些仪器可以挽救心脏性猝死病人的生命,但机场工作人员却无人敢用,“因为做活了好说,做死了麻烦”。

【HC3i记者手记】急救信息系统“金矿”待挖掘

...的抢救。 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火热的今天,如果没有急救信息系统来支持院前急救过程,对于病人来讲,整体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效是有缺憾的。而院前急救综合水平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能力。据了解2...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临时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称永久性或埋藏式)两种,前者供急救性临时起搏,后者供长期性起搏治疗。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即一般意义上的心脏起搏器。

即刻掌握医疗信息 迷你便携设备惹人爱

近日,日本一公司研发了一款小型保健产品,该产品可以帮助减轻护理人员和急救人员的工作。

远程医疗惠及基层官兵

...烟中,几名战士不慎受伤,由济南404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急救组立即启用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将伤情传输到百里之外的专家会诊中心,专家通过可视化设备迅速判读伤情。

【HC3i访谈】信息技术为急救事业保驾护航

作为北京市紧急救助系统两机构之一的北京市急救中心,如何做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救死扶伤的重任?信息化为北京市急救中心带来了哪些改变?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急救中心,采访了该中心副主任杨建国。作为北京市紧急救...

智能手机也能救命?

...湾嘉义市一名男子在吃晚餐时,突感胸闷、盗汗,经送医急救,心脏内科医师透过智能型手机传来的心电图,判定为急性心肌梗塞,成功抢救一命。嘉义基督教医院表示,这套由嘉基心脏内科与资讯室合作开发的“AMI即时传输系...

从进化论看数字医疗和服务

从以往简单的电话指挥急救,到如今的卫星定位精准找到求救人所在“点”;从以往的昼夜排队挂号,到电话、网络多渠道预约;从第一代CT扫描机仅能旋转180度,到如今的仅需0.35秒,就能给患者的心脏、冠状动脉或者头颅做个...

岳阳急救120:筑起百姓生命急救线

120急救电话,在每一个城市都是老百姓心中的生命线。信息化的应用使120急救指挥得到更加迅速准确的处理,调度更加科学、快捷,从而保证抢救的及时性。岳阳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形成全市城区院前、院...

急救车载信息服务产业亟待技术突破与推广

由于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频发,我国的急救业务量不断增长,因而对于具有先进急救车信息系统的急救车的需求量也在进一步增长。

【HC3i专稿】“第一届急救车信息系统技术研讨会”在京拉开帷幕

今日,由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主办,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协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司及卫生部医政司指导的“第一届急救车信息系统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近20个省份有关城市急救中心的代表和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