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634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78秒)

云技术渗透医疗行业 个人健康管理是趋势

...提法。现在医保和卫生局都向医院要数据,而且提出数据共享,互联互通,遇到很多困难。

哈市社区有了“医疗云”明年进一步推广

云医疗(简称CMT)核心包括区域电子病历共享系统、居民健康一卡通等,旨在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降低医疗开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优势有:断绝数据被盗风险;刷身份证即可就医,联网扩大后还将实现任意一家医院的医生都...

天桥区各级医院共享就诊信息 模式有望推广

...患者只需凭一张居民健康卡就可实现电子病历在联网医院共享,并可全程记录就诊情况。

急诊急救信息共享平台 灾难中即时监控病人信息

...的信息终端。这套系统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发,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提高灾难中的手术效率,并方便亲属寻找灾难中的亲人。

济南:120与医院信息难共享 暂未出现送医难

11月20日,滨医附院与对口支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垦利县和利津县签订协议,为垦利县人民医院、利津县中心医院两家医院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双向转诊等对口支援工作。

推广“医疗联盟”需破除内部资源共享障碍

当然,朝阳医院为首成立的医疗联盟的实施还存在着较大的难题,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零差率药品种类仅为519种,不到朝阳医院的一半,患者到社区就治医药费反而会增加。但是这样的问题,随着社区药品零差率目录进一步扩...

医院带动社区成趋势 转诊遇瓶颈不容忽视

...级和社区医院,将通过双向转诊等方式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联盟内的社区医院患者,除了可以向大医院转诊外,大医院的康复期患者也可转到联盟内的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试点分级诊疗 11家医疗机构组建首个医疗联盟

...级和社区医院,将通过双向转诊等方式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联盟内的社区医院患者,除了可以向大医院转诊外,大医院的康复期患者也可转到联盟内的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宋炎:规范业务流程是“双向转诊”的关键

...宋炎,发表了题为《探究医院与社区互动的卫生服务信息共享实现方式》的主旨演讲。演讲通过复兴医院多次改革的实例,介绍了区域卫生医疗与信息探讨,双向转诊的信息流向设计,慢病质量监控等多个医院一线遇到的实际问...

高燕婕:Sars疫情十周年 物联网灾难应急受关注

...IT如何向医疗领域延伸?医院与社区的卫生服务信息如何共享?物联网与移动医疗如何挂钩?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的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是我们面对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必须思考的问题。

NO.34 2015年北京各医院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以及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管理部门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高,卫生信息化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华丽蜕变”诠释郑州二院改革发展之路

...为侯寨中心卫生院拓宽医疗服务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抓住电子病历共享核心 努力建设区域协同医疗

9月28日,在2012中国电子病历与医疗信息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上,西安长安医院院长王景明介绍了长安医院的电子病历发展心得。他表示,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的唯一一家民营医院,该院所有的信息化建设真正达到了横通互联...

2015年北京各医院实现信息共享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类各级医院之间有望实现网络互通,这意味着以后市民在任意一家医院就诊的情况,在另外的医院都可以查询到,从而有效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区域医疗建设切勿追求全面开花

...医院进行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共同体,达到医疗信息共享。上级医院可以对下级医院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专家资源为下级医院提供诊断服务。下级医院可以将疑难病理上传到上级医院,请求提供诊断服务以...

北京同仁医院PACS系统实施案例

...设备,2010年全面融合三个院区PACS系统,实现PACS数据三区共享,同时不断与HIS、电子病历等其他系统融合,实现临床科室实时调阅影像报告的需求。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进展

电子病历分级评定标准从没有电子病历到实现区域信息共享的完整电子病历,涵盖了国内电子病历建设与分布情况,逐级按照电子病历功能的扩大进行制定,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了解自身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

郑州成立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

...到宁夏的25家医院集团化发展,无不表明,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就在今日的上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与马寨镇卫生院合作,建立了郑州市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

医疗类APP年下载量或超10亿次 网络求医需谨慎

...地区的人们来说,医疗应用问诊更是实现公平就医、资源共享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宁夏建设“数字化医院集团” 25家医院资源共享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与英电资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数字化宁夏医院集团”。25家医院间可在信息平台查阅出病人的准确信息,避免病人重复检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