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349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4秒)

【外电】谷歌发力健康监测数据共享

...据。”据AMA表示,有资格参加这项挑战赛的点子包括:让慢性病患者更容易与医生共享数据的移动应用程序或可穿戴设备。

丛玉隆:临床检验巨变50年,智能化帮助我们迎接新挑战

西医是循证医学。据不完全统计,60%-70%的临床决策有赖于诊断检测的结果。精准医学、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激增的趋势下,医院检查检验科室正面临挑战:怎样才能满足速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全新目标呢?

公立医院主动瘦身、调结构应对生存问题!

近日,东莞市卫生计生局负责人表示,2018年,东莞市的大医院将采取措施控制病人流量,特别是少收常见病、多发病住院患者,分流慢性病患者,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不考虑这3个问题,家医医生签约无法成功!

...非是一无是处。在已经签约履约的人群中,一些贫困户、慢性病患者确实也受益明显。

蔡江南:社会办医的搅局式创新机遇来了!

...,可以把标准化的疾病、手术,不是疑难杂症,常见并、慢性病从三级医院剥离出来,费用低、靠近病人家庭方便,慢病采取网络的这个模式来做,这就是一种搅局式创新的做法。”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

【外电头条】VR改善医疗的三个实用途径

...样的游戏。实际上,虚拟现实一直在悄悄地大幅改善存在慢性病、弱视和自闭症等问题的人的生活质量。我在本文中采访了三位率先采用虚拟现实解决方案改善医疗保健的创业者。

2018年全球医疗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台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治疗结果和慢性病管理,所以2018年的数字医疗投资将持续增长。此外,新兴市场的高增长将改变医疗产品开发和地域推广的范式。

国内首个《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在京发布

...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多项相关政策法规。

大埔县计划三年投入15亿强基层

该县计划用三年(2016—2018年)时间,投入15多亿元,重点抓好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县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楼工程和镇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高血压等五大慢病医疗健康大数据示范工程在京启动

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暨县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论坛上,五大慢病医疗健康大数据示范工程启动,将通过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大数据的整合,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人群慢病全程管理体系...

卫计委:健康教育做好,公卫经费多拿!

一直以来,在公卫工作中可能大家的精力更偏重建档、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但从今天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了,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你的公卫经费收入。

取消“方便门诊” 推进慢性病患者向基层转移

近日,云南、山东两地均有大医院取消“方便门诊”。8月8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宣布取消“方便门诊”;8月9日,山东德州市人民医院公告称,该院简易门诊于8月15日起不再开具处方药。据悉,开设“方...

慢病保障,医保如何站位

目前,我国慢性病呈现“井喷”状态,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而且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较高。慢性病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生命和经济损失,抵消了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部分地区面临未富先病的问题。对于慢性病诊治费用的保障...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暴增,基层医生要累垮了!

...级诊疗,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病人留在基层。不少省份的签约率从数字上看起来很美,不少专家学者极力鼓吹进一步强化签约服务,但是给对广大基层的医务人员来说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

又一省医院开设护士专科门诊!

...咨询门诊、高血压咨询门诊、母乳咨询门诊、营养门诊、慢性病门诊等。

看,“全世界最领先”的慢性病管理体系!

“以前我们有病人从社区服务中心转上来,告诉我,贾医生,社区医生说我情况不好,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我用标准化的方式给他又查了一次,完全正常。”

人民日报:互联网医疗发展取决于能否提供更优质便捷服务

...设置执业资质红线,并只能开展医疗机构间的远程会诊和慢性病管理业务。如此一来,没有绑定线下医疗机构,或是没有实体执业资格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面临倒掉的风险。

广东省将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

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近日发布《广东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东省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

2020年,辽宁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全覆盖

...、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浙江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

...其他保障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广慢性病连续处方制度,方便老年人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