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376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3秒)

郑州全市95%以上医院将实现远程医疗

为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郑州市将建设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信息惠民工程建设,确保政府每年在民生领域的信息化资金投入不低于5亿元。

规范药品配送 江西公立医院药品实现扫描自动入库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通知,规范药品配送。各药品配送企业确保药品数据完整、规范,保障公立医院实现药品扫描自动入库。

【独家】开展适当风险分析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

医疗保密性和信息安全性不能在真空中进行,首席医疗安全官需要清楚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医疗安全责任。

卫计委关于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落实通知

...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要求,确保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各地、各有关部门...

英国医院负责人呼吁改革 确保国家医疗系统运转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如果仍以现有的体质运营,不久就会支撑不下去。“除非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帮助系统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投入一些资金来解决目前日渐增长的压力,”英国医院的院长们说。

7月1日起甘肃将全面使用新农合一卡通

近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与农行甘肃省分行联合召开了全省新农合“一卡通”有效使用视频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全省新农合“一卡通”有效使用进度,确保全省各地从7月1日起同步停用合作医疗证,全面使用“一卡通”。

东软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全面采集和核对医嘱、病历、护理、药品、耗材等信息,确保临床信息采集和应用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实现临床医护工作的高效协同,提高临床诊疗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独家】医院应用BYOD之四大规则

如果医疗机构选择BYOD策略,需要记住以下四个关键因素以减轻潜在风险,确保机构实现战略目标:BYOD不能对所有人开放、保持任务与设备相适应、接受新思想、设置适当的边界。

四款医疗保健系统 确保老年患者健康

医疗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监控技术和医疗警报技术来确保老年患者的健康,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还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出院。但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创始人劳里·奥洛芙(Laurie Orlov)称,目前多数老年人家里并没有配备监控设备,但...

用大数据打击诈骗 医疗卫生是主要战场

...限制药物进而转售获利。医疗卫生组织要建立一个系统,确保药房及其他一些人的行为合法,可以将正常药品购买行为和违法行为区分开。

业务定义IT——HDS新技术助力企业打造永续IT云架构

...迫使业务中断,从而提升IT效能。迁移到永续IT云架构将确保客户能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构建一个在可用性、自动化和灵活性方面最佳的IT环境。

银川召开医改专题研讨会 探讨如何盘活公立医院资源

4月15日,银川市召开医疗改革工作汇报会。银川市市长马力出席会议,他要求要盘活现有的公立医院资源,在按照国家的相应标准运行的同时,引入灵活的人才保障机制,确保优秀人才的待遇,建立良好的分配机制。

北京将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体系

北京今年将确保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按目标推进,构建区域医疗责任体系。2014年6月底前,要达到在六城区每个区实现2个医联体签约运行,其他郊区县实现1个医联体签约运行的工作目标。

江苏下发紧急通知 二级以上医院要建应急报警系统

...、有情况不及时处理的,要倒查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恶性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轻盈IT—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张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谋求医疗信息化建设以稳中求进,确保实效见长,通过PACS、HIS等一系列系统的上线与后台数据逐步整合,以日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扎实的移动医疗护理系统提升诊疗效率。

【独家】保护患者隐私加强IT系统防护

在美国,患者隐私保护已经成为第一要务,医疗机构正采取措施加强IT系统方案,确保患者隐私不被泄露。

贵州加快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近日,贵州省民政厅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年内实现全省以县为单位全覆盖,将真正急需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确保医疗救助制度公平公正实施。

卫计委:2014医改八大任务 重点县公立医院改革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并拓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确保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摸索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路径,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山东省潍坊坊子区投2100万为居民购买卫生服务

...服务,投入202.5万元购买城市8.1万人基本医疗城市服务,确保城乡群众能获得最实惠有效的治疗服务。

大医院建档一床难求 京将增产床保障单独两孩政策实施

...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应对明年可能出现的产科分娩高峰,确保孕产妇安全和儿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