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77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80秒)

安仁模式:县域医疗信息一体化的应用与整合

2010年3月,安仁县成为湖南省首个县级区域卫生息化示范项目建设试点县。历经一年多时间,安仁县区域医疗息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呢?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了解安仁县级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历程,共享农村医疗卫生...

深圳投1.3亿元建设区域卫生息化“139工程”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林德南主任介绍了深圳市区域卫生息化整体规划——“139工程”。“139工程”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和九大系统,其中一个中心即一个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即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决策平台以及信息发布...

太原医改主打区域卫生息化建设

太原市公立医院已开始进行试点改革,并以区域卫生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

区域医疗息化体系建设与效益分析

区域医疗息化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息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医疗息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息化建设的水平,是区域现代化的特征和标志。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立区域卫...

【HC3i报道】县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建设主要做法与体会

安仁县通过区域卫生息化建设解决全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安仁县县长王建球介绍了安仁县县域卫生信息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与体会,就提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已经相关建议。

居民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息化建设

居民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息化建设

佛山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医疗效率

佛山市率先开展卫生部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息化建设试点,目前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放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通用的佛山健康卡已达到28.5万张,至2011年底可望发放100万。

【HC3i专访】深圳投1.3亿元建设区域卫生息化“139工程”

深圳市拥有1500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基本信息库和近600万份的健康档案数据库,未来深圳市将推行两种不同的健康卡,即医保人群的医保卡和非医保人群的金融卡,而这两种卡的功能是一致的,身份识别和支付。

至强支撑关键业务 促曙光医院深刻变革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曾表示,我国在推进卫生息化建设方面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方面,亟需强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破解信息孤岛; 另一方面,需要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队伍...

语音合成技术推动医疗息化

“十二五”时期,我国医疗息化改革方向是建设以电子病历为应用核心的医药息化体系和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息化服务平台。有数据表明,通过实施医疗息化,美国的医院平均提升效率达到20%以上。

二级医院息化建设高潮是幻象吗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明确表示,负担全国9亿人医疗服务任务的县级医院,是今年改革突破口。2011年是公立医院改革三年任务的最后一年,对于分布区域广、分散数量大的县级医院来说,将有怎样的生态演变?

建设区域卫生信息行业云的三大要素

建设浪潮区域卫生信息行业云的因素有三:第一则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城乡基础医疗服务体系;第二则是要实现区域卫生息化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第三则是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息化建设。在加强我国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标准化基础上,重点推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建立...

佛山市:惠民从卫生息化开始

作为全国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之一,佛山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息化”,并切实以为百姓谋福利创便捷为宗旨,加快优化医疗环境,加快市民卡工程建设,为各地卫生息化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阳江电信联手卫生局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在国家新医改背景下,为提高医疗卫生行业息化整体水平,消除信息孤岛,中国电信阳江分公司与阳江卫生局联合规划建设了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阳江市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居民...

刀片+虚拟化 用更智慧的IT架构破解新医改难题

...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息化建设,以方便群众就医”,也就是通过息化手段构建数字化医疗机构并在区域建设医疗共享服务系统。以IT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医疗息化将是破解由此引发的一...

厦门打造全国首个临床路径"标准"系统

昨天,厦门市政府正式与中仪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厦门将在全国率先打造首个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试点区域医疗卫生息化的“标准”建设。据介绍,以城市的名义建设这样的系统,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戴尔方案逐级推进 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严谨的论证,上海徐汇区卫生局最终决定选用“戴尔医疗息化互联方案”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海南打造区域卫生息化网络 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2011年,海南从六个方面着力推进全州卫生事业发展。在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力争更多的村卫生室开通“一卡通”网络,实现参合农牧民在省至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村...

灾后三周年 就医新体验

经过3年重建,都江堰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中心、中医院、妇保院等39个重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市二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中心,全面完成区域化三级卫生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