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9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57秒)

【揭秘】联影、迈瑞、鱼跃三大本土巨头成长模式

本文将为大家揭开优米UMY三巨头的成长模式,给业界同仁们参考借鉴,共同为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本土企业与外企抢占数字医疗影像市场的“三高”对决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维持高速增长,将成为继美日两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但是,国内的数字医疗影像市场,跨国企业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德国西门子、美国GE 和荷兰飞利浦三驾马车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甚至...

2013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

2013年,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中,迈瑞医疗、康辉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威尔科技、九安医疗、东软股份、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微创医疗、阳普医疗、长峰股份、威达医用、新华医疗、万杰高科、中国医疗、上海医疗...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并购盘点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医疗器械行业不断传出并购及被并购的声音,仅2013年上半年即发生了3起大额并购,并购金额也屡创新高,这几起并购均是由国内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向国内外市场...

国产医疗器械何时走出创新品牌之路

医疗器械,在我国起步晚,企业多、小、散、乱、低、整体核心技术不足、未形成标志性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几乎无国际化品牌、创新力较薄弱、创新链不完善、创新战略体系不建全、产业配套落后、产学研医结合不紧密、诸多...

技术驱动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逆袭”

随着迈瑞、乐普、微创等企业的成功,已经没有人怀疑本土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能力。对于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想吸引PE/VC的投资,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医疗器械自主品牌如何走出困境?

医疗器械,在我国起步晚,企业多、小、散、乱、低、整体核心技术不足、未形成标志性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几乎无国际化品牌、创新力较薄弱、创新链不完善、创新战略体系不建全、产业配套落后、产学研医结合不紧密、诸多...

医疗器械晋升工信部扶持“新贵”

医疗器械今年新入选工信部扶持项目,被纳入的企业有望获得优厚“红包”补贴。受消息刺激,昨日多只相关个股均出现不小涨幅;与此同时,外企巨头们也纷纷放下身段,争相实现本土化以争夺蛋糕。

缘何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招标遭歧视?

由于医疗机构长期偏重于使用进口设备,再加上招标监管不严等原因,部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遭受歧视,难以拓展国内市场。业内人士建议,可在采购招标等政策上向本土企业倾斜,以激励医院使用国产医疗器械

摩根陶瓷为本土OEM企业提供新一代医疗组件

...政府加大了医疗市场的投资力度,预测在未来5到10年内,医疗器械发展会有20%-30%的增速,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把视野放到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陶瓷植入设备与各种复杂陶瓷组件的设计及制造公司,摩根技术陶瓷正是...

失守本土市场 医疗器械厂商面临突围难题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然成为跨国企业的掘金场,而且,外资还在不断进入。与之相对应的是,缺乏雄厚资金与技术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小、散、乱的行业现状下,如何突围成为最紧要的事情。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医疗器...

医疗器械外企安营扎寨 狂挖本土研发人才

业绩总体走势向好、需求逐步释放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一个愈发严酷的现实:外资企业的人才资源争夺。以研发为核心的医疗器械行业,长期失去人才资源等于直接“被判死刑”。

“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中国峰会2012”纪实

“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中国峰会2012”于2012年7月19至20日在上海明捷万丽酒店成功举行。峰会以“深入探索创新材料、加工技术、政策法规”为主题,从本土医疗企业和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发力高端市场

强敌压境,国内企业蓄势出海突围。面对外资“走下来”抢占中低端市场,国内本土企业也在积极“走上去”、“走出去”。

医院纷纷向进口医械看齐 本土企业如何突围?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万国牌”尽显市面,而国产货在自家门口却面临尴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如今医院里所用的高端医疗器械几乎是“洋货的天下”——不要说省市级的三级医院,就是大部分市县级二级医院都...

发展高端医疗电子产品 本土企业任重道远

专家指出,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器械整体竞争力,也关系到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把替代进口的国产产品列入医保范围,对培育业内企业大有作用。

65届医博会呈现4大亮点 国产品牌正在崛起

4月16日,第6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本届医博会中,迈瑞、蓝韵、万东、新华、东软、鱼跃等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无论是在展出的新品上,还是展位人气上都丝毫不逊于外国巨头。

外企垄断全球人工耳蜗市场 本土企业“绝地反击”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高端医疗器械,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的“高端地位”,不甘寂寞的中国本土企业,也在经过十多年时间卧薪尝胆之后,试图在高端市场上“分一杯羹”。

医疗器械内外资互相渗透呈现加速势头

中国医改向基层倾斜,医院设备的巨大缺口产生的市场空间甚至一时“难以想象”,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呈现外资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相互向对方势力领域渗透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