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9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23秒)

“3P”医学发展 DNA检测将成为诊断常规手段

“3P”医学的临床转化成果:用于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生物芯片,就是程京率领的团队研发的。这个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将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3.6亿人有听力障碍

每年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查达说,交通工具和机械等发出的噪声对听力容易造成损害,摇滚乐也能引起噪声性耳聋。世卫组织称,脑膜炎、麻疹、腮腺炎和慢性耳部感染等传染病有可能导致听力障碍。

  • 时间: 2013/03/01

神奇医疗电子仿生耳 耳聋患者90分钟恢复听力

怀特2006年因流行性腮腺炎而导致左耳完全失去听力,但通过医疗科技手段,在其皮肤里植入一个高科技仿生耳,植入手术经历了90分钟,术后一个小时怀特便完全恢复了听力。

诺贝尔获奖者加入耳聋药物研发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基因学和免疫学教授布鲁斯·博伊特勒正式宣布加入探索耳聋治疗的行列,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知识加快获得耳聋药物研制的成功,帮助攻克治疗耳聋这个世界性难题。

中国首创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 或大幅走向临床

我国每年有近3万新生儿先天性耳聋,其中60%是遗传造成的。而随着一项基因检测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这一残酷现实将得到缓解。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人类健康的侦察兵

...华这样的“一针致聋”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生物芯片首先与待检测样品进行反应,然后对与反应结果相关的信号进行收集,最后再用计算机或其他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基因治疗感觉神经性耳聋在白豚鼠试验中获成果

根据人和动物的不同组织、器官的特点,开发出更多适用不同物种、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基因治疗产品,带动相关的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产业的发展。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通用芯片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本文利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与通用芯片技术相结合(allele-specific PCR-based universal array,ASPUA)建立了一种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

基因芯片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针对国人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突变热点,将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PCR 与通用芯片相结合,合作开发了一款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并用其检测了158 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对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