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027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80秒)

病人“检查难”,信息化显成效

近几年新昌县中医院大力支持和发展信息化,信息化已然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先生”。

聚焦“小细节” 实现“暖服务”——隆阳区妇幼保健院让群众就医更便捷舒适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隆阳区妇幼保健院牢固树立“病人第一”的理念,从小细节入手,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病人健康信息全打通,鄞州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起“一体化门诊”

作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试点项目”的国家级试点县(区),鄞州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已全部建起“一体化门诊”,病人健康信息全部打通,极大方便了老百姓求医问药。

“云”义诊、自助改约、技术革新——江苏这家医院的智慧医疗让服务更贴心

近期,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针对肿瘤患者就医中的堵点难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病人少跑腿,推出一系列便捷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举措,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黑龙江省医院携手名医名院 成立10余家肺微小结节诊疗分中心

黑龙江省医院互联网医院是全省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于2020年1月8日正式运行,现已成为实体医疗不可或缺的医疗补充手段,为复诊病人提供多渠道的复诊服务。

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各环节 辽宁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辽宁省通过信息化赋能推动预约诊疗更加精准高效,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预约号源投放率达70%。全省互联网医院达到92家,310余家医院开展网络、电话、微信、支付宝等多途径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

汕尾市卫健局:着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六聚焦六提升”行动计划,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

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湖北省多措并举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力争用3年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切实改善看病“三长一短”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浅谈电子病历系统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

...务以及支持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管理运营中的高效利用,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问题、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

浅谈电子病历系统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

电子病历不仅是对病人综合医疗信息的电子文件集合,更重要的是其在医疗质量控制、临床决策支持、医院运营管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行为监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2年1-4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出炉!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2022年1-4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及《2022年1-4月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情况》。

医院大咖说科技|疫后智慧医院网络建设新思考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全国医疗机构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疫情期间,从病人数据采集录入到疫情数据统计上报,所有焦点都锁定在“数据”上。那么,医院的数据是如何产生的,背后又是谁在支撑呢?

环球远程医疗需求持续增长 疫情结束后仍将成为常态

财联社4月9日讯,据CNBC,由于目前环球疫情态势,各国开始应用远程互联网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指导。

武汉一线医生详解新冠:对危重症病人的损害像“SARS+艾滋病”

医疗行业应用超融合是否是个趋势?稳定性如何,是否可以保证医疗系统全天不间断运行?来自twt社区众多同行分享了自身的实践经验。

韩国也要开“方舱医院”

韩国国家医疗中心负责人郑基铉(Chung Ki-hyun,音译)在3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大邱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一个病人护理和管理系统,将医疗资源有效地分配到最急需的地方。

国家卫健委:出院病人中有10%是重症和危重症

...于2月13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会上有提问称,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国已经治愈出院的患者将近5000人,根据这个趋势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分析?这些病例有什么特点...

雷神山:5G助力远程医疗,可保证超2.5万人同时在线通信

本次网络建设同时开通了5G网络,可用于远程医疗支撑,提升病人治疗效率。

20年后,我们的医疗服务什么样?

从疾病预测预防到诊断和治疗,再到病人康复,现代医学早已融入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包括人们所熟悉的基因测序、疫苗、核磁共振扫描仪。

英国医疗体系陷入低效困境

近日,英国一项针对医生的年度调查显示,全科医生的平均预约等待时间首次超过两周,达到15天。在接受调查的901名全科医生中,超过1/5的人表示病人预约后例行等待时间超过三周。有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

图变|京津冀优质医疗共享时代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合作5周年时,燕达医院院长李海玲在接受《河北日报》采访时的一句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