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63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49秒)

解决三大难题,中国或将成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会上表示,2015年1月1日起,公民志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规定实施的当年,我国就实现了2775例公民身后器官捐献,...

基因编辑猪1.0升级为猪3.0,异种器官移植之路还有多远

...建立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机构,致力于为中国病人研发异种器官移植的治疗手段”。

人类肺损伤有望通过猪循环系统修复

...发表一项生物工程最新突破,美国科学家报告称,未达到器官移植要求的受损人肺,可通过与猪的交叉循环进行修复。鉴于现在全球都面临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受损肺脏修复技术有望为人类扩充适合移植器官

《Nature》刊发人体器官保存30年来首个重磅突破:体温机械灌注技术将器官废弃率降低50%!

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使得器官移植成为可能。但时至今日,即使是对于肝脏移植这种成功率很高的移植手术,仍旧有着三个无法避免的限制条件:器官短缺、捐献的器官质量不高、器官运输保存困难重...

阚全程:河南将打造六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科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骨伤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器官移植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他表示,随着河南省六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成,将把外转病人留在省内,解决疑难重症患者看病难问题,为患者节约费用、降低成本...

超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悖逆”

...南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其中“脑血管”、“器官移植”两大地方区域医疗中心皆有郑大一附院在列。

科学家欲在十年内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重建全部人体细胞

科学家近日宣布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计划,将在十年内重建全部的人体细胞。如果这一项目获得成功,将极大地推进对癌症等疾病的研究,甚至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植器官需求。

六部门:我国建器官移植绿色通道,航班可优先起飞

今天下午,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国家卫计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于2016年5月6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

3D打印向人造器官移植迈出一大步

...术尚处于早期试验阶段,未来发展成熟后,可能解决人造器官移植难题。

3D打印医用器官 美公司欲开发灾区救援“神器”

一家美国创业公司在11日开幕的纽约3D打印周上宣布,正开发一种“移动3D打印集装箱”,能够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将3D打印医用移植器官的操作间快速部署至灾区,以满足医疗手术需要。

3D打印再造创新 患者成功植入打印的椎骨

据外媒报道,人体器官移植频传福音,3D打印再写医疗新里程。澳大利亚医生为一名患了癌症的男子进行一项全球第一例手术,替他移除被癌细胞严重破坏的椎骨,再为他植入一条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旳椎骨。该病人现时康复...

3D生物打印新技术向人造器官移植迈出一大步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新开发的3D生物打印系统打印出的人造耳朵、骨头和肌肉组织,移植到动物身上后都能保持活性。这项技术未来发展成熟后,可能解决人造器官移植难题。

【开讲】韩国克隆之父首次来华开讲 9月12日聚焦克隆医疗行业

...再赋予紧致弹性,它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未来人体的器官移植,可以直接用克隆器官完成,它对整个医疗行业意味着什么?中国企业给韩国的克隆技术提供了哪些帮助,他们又将展开哪些合作?

浙大一院院长郑树森:国际远程医疗会诊已开始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是浙大一院的院长,在肝胆外科、器官移植方面造诣很深,国际学术会议常常成为主角。郑树森说:“现在国内国际交流非常充分,国际远程医疗会诊已开始应用,到国外看病没有必要。”

3D打印医疗应用市场将超百亿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共有18个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器官移植而导致死亡。但这种局面有望得到改变,今后我们或许将可以通过3D打印得到合适的器官

卫生部原副部长谈器官捐献:红会是最好的平台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国有医院,病床占有率超过90%,医疗服务与产品价格都是政府管制。黄洁夫进一步解释道,器官移植必须遵守第三方原则,红会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起到见证、登记和宣传作用。

  • 时间: 2014/03/07

卫生部原副部长谈器官捐献:红会是最好的平台

...与产品价格都是政府管制。”  黄洁夫进一步解释道,器官移植必须遵守第三方原则,红会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起到见证、登记和宣传作用。

  • 时间: 2014/03/07

英国教授发明新式肾切除术 可大幅缩短肾移植时间

...术时间缩短意味着肾脏更为新鲜,减少接受者恢复期发生器官损伤的风险。

3D打印技术敲开微创手术大门

生物医学领域正在领略3D技术带来的神奇与魅力——人们不再为移植器官稀缺而困扰,移植之后的排异反应也将大大减小。3D打印技术已经敲开微创手术大门。

分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