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405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182秒)

【发布】《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办法》

...等管理制度,引导首诊在社区、住院病人和康复病人双向转诊;价格主管部门要确定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其他个性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由签约服务双方约定。

天津医大生态城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共建一体化医疗集团

...区域一体化医疗集团,建立起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居民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大医院医疗服务。

京津冀共同探索医疗资源互通模式 有望实现双向转诊

28日上午,京津冀三地医学会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

湖南部分地区实现跨机构跨地区医疗信息互通共享

...和横向跨机构跨地区之间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开展了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健康档案调阅、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智能提醒等应用。

探索中国肿瘤预防诊断高端服务的新模式

...美等发达国家。。3月15日,在我国首家中美合作健康医疗转诊机构签约成立仪式上,丽湾国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中方董事长弥雪表示,希望可以更好的探索中国肿瘤预防诊断高端服务的新模式,整合更多优秀资源为患者服务。

河北省加强高转诊率病种诊疗能力建设

...河北省卫生计生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该省将开展就诊转诊病种统计监测,将转诊率前10位病种作为重点,加强诊疗能力建设和临床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在高就诊率、高转诊率病种的科研立项、科技评奖、适宜技术推广、重...

2015年天津将建10个医联体

今年起天津市将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新建的10个医疗服务联合体试点或将改变居民就医模式,真正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天津市114万户家庭“定下”责任医生

...疗服务联合体试点或将改变居民就医模式,真正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家庭责任医生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签约服务覆盖所有区县,全年有114万户家庭“定下”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医生。

2015年底泸州将实现医疗健康信息实时共享

...阅和动态更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实现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功能。全面提供健康服务、业务协同和综合管理服务。

贵州省医改借鉴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

新加坡私立、公立和民间团体(简称3P)医疗机构提供的3级医疗服务体系,这些服务由3P的医疗机构提供,三级医疗机构严格把关,实行双向转诊,三者相互补充,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推行分级诊疗三个月 为啥看病为啥依旧这么难

...疗、医保、价格等手段,旨在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制度。四川省提出8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2014年年底前,实现与县(区)和市级、省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2015年年底前,全部实现...

华西医院与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

...情都不需要到华西医院。昨日,“华西医院社区联盟双向转诊工作联系会”举行,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医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华西医院已与成都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实行“双向转诊”,华西医院每天将预留1000个专家号给...

2015江苏将推分级诊疗小病去社区医院报销多

...级诊疗制度,小病应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大病才能转诊到三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虽然具体细则还在制定当中,但省卫生计生委王咏红主任透露,将对医保报销政策做出调整,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

四川六大举措保障分级诊疗全力推进

...分别从4.40%、9.89%下降到了0.25%、4.19%。“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成效初现。

杭州明年探路分级诊疗 推行“医养护一体化”大健康战略

从2015年1月开始,杭州市要实施分级诊疗中的关键环节,即首诊在社区医疗机构,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的重构就医体系的尝试。

黑龙江:促零差率销售药品 保分级诊疗

为促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兼顾不同医保支付水平,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财政厅等十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从医保(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比例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四川泸州市着力构建“1337”区域医疗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分流,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新秩序。

广州参保职工到社区医院门诊治疗 可多报5%

...特”新政,参保人在大医院就医前是否由社区基层医院“转诊”,将成为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差别的依据,其报销待遇差距将达10%,而参保人今后在社区基层医院就诊,享受到的医保报销比例也将提高5%,达80%。

70余家医院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署双向转诊协议

14日上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启动暨双向转诊签约仪式在该院二号楼十六楼学术厅举行。记者获悉,当天有70余家医院与市二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

二甲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分诊诊疗、逐级转诊是根据患者属地及病情的轻、重、缓、急,按照相关规定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逐级就诊的一种新的诊疗管理模式,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