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714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71秒)

医疗企业联手苹果推出iPhone问诊配件产品

由于多数健康APP仍局限在初级数据采集阶段,难以将资料提升至医疗平台层面,因而造成了“健康数据多,但利用率低”的尴尬局面。如何让更多专业医生参与进来,如何让数据从“手机结果”变成就医时可用的“化验结果”?...

创新方案:婴幼儿发育管理工具

...心发育对未来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0-3岁这个阶段是发育的关键时期。国外有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健康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婴幼儿健康风险,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同时如果我们将婴幼儿比作简...

北京新建医院“密集”开业 医院不只分公立、民营两种

最近一个月,北京地区四家新建医院“密集”开业开诊。当医改进入“市场决定供需”的新阶段,仍把医院简单分为公立和民营两种,显然已经过时。

2014陕西医改成绩单:重点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实施意见》,认真研究目前陕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阶段,决定在继续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重点选择1市10县进行综合改革,改革坚持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

2014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出炉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2014已经进入了历史的画册。2014年度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评选阶段也已正式结束,是时候揭开这些优秀案例的神秘面纱了。

国内首家网上药店开通医保在线支付

...土的医药电商企业为网络购药医保支付悄然探路,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甘肃居民健康卡建设进入筹备阶段

居民健康卡是指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信息载体。近期...

移动医疗对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什么

中国的移动医疗到目前为止,发展核心仍然在前端用技术改变服务模式以及数据收集的阶段

辽宁:现阶段我省不再新建大型公立医院

12月12日,我省公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办医快速发展的通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通知强调,全省现阶段原则上不再新建大型公立医院。

市场化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由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推动养老产业试点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让养老产业走向市场化,目前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起点较高,要求也高,客观上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可增至45亿元

移动医疗走热,加上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阶段,2015年的市场规模可增至45亿元。

护士看科技:愈加依赖信息系统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吴瑛院长认为,专科护理移动化将成为移动护理发展下一阶段的主要方向。吴院长介绍说,目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正在探索心电手术后患者移动护理系统建设。

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分析报告出炉 直击四大现存问题

...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智能化医疗的时代触手可及。BAT巨头纷纷在移动医疗领域布局,未来的移动医疗市场将作为一块富饶的土地被逐渐开掘出来。

瞧,从头到脚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相连。虽然目前很多产品仍处于众筹阶段,但是其展现的功能和发展前景已经足够让我们张着嘴巴流口水了。因此本文就做一个小小的汇总,用这些产品将我们从头到脚武装起来,看我全身智能。

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分析报告火热出炉

...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移动医疗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阶段,智能化医疗的时代触手可及。BAT巨头纷纷在移动医疗领域布局,未来的移动医疗市场将作为一块富饶的土地被逐渐开掘出来。

经济杠杆引导“分级诊疗” 强制医院购买医疗责任险

...人瞩目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已进入征求各方意见阶段。昨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人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调解医患纠纷、解决“看病难”、和谐医患关系、医生“多点执业”等热点话题,向媒体进行解...

智慧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两个阶段,目前进入第3阶段,就是智慧医院建设阶段,但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技术、产品、业务模式、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

个性化医疗长期投资机会分析 相关公司受关注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个性化医疗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廖新波:六大问题反映麻省总医院落户中国不被看好

在中国,目前公共卫生理论还处于模糊阶段,很多事情不可说行也不可说不行。日前,广东省中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横琴新区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

进口医疗器械:逾八成质量不合格

9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披露的“2014年度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第一阶段监督抽查情况”显示,进口医疗器械不合格率达81.03%,主要表现为安全标识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