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110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9秒)

2016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医疗大会暨健康中国行—协和大讲堂年会(会议日程)

由国家计委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承办的“健康中国行—协和大讲堂年会暨2016第二界中国互联网医疗大会”将于2016年12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

医疗IT新势力:云知声与百位医疗信息高管共探医院智能化

...势力峰会”在亚洲大酒店举办。云知声与北京市或区级计委医疗信息化负责人、北京市二甲以上医院CIO、项目或科室组长、医疗IT从业企业高管、市场部负责人、技术总监等共聚一堂,从人工智能在医院的落地应用等角度探讨...

黑龙江省第一医疗集团成立 首批49家医疗机构组成“航母”

...任方庆伟、哈尔滨市生计生委党组书记秦德亮及省市计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

安徽省233人因“在医吃医”受党纪行政处分

11月25日,安徽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公布了省计委、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两家单位的巡视整改情况通报。针对“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存在的问题,省计委党组在巡视整改情况报告中表示,要通过采取推进分级诊疗、按病种付...

沈阳发布分级诊疗“时间表”

11月22日,沈阳市计委公布了沈阳市分级诊疗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探索实施分级诊疗病种,逐步扩大病种数量,完善常见病种分级诊疗;明年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

计委姚建红:刹住大医院扩建,强基层并大力发展家庭医生

现如今,老百姓有重病大病都会跑到北京等大城市,因为大城市过度集中优质的医生和医院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医院的「虹吸现象」。

27省已将谈判药品纳入医保

11月18日,国家计委官网公布各地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的最新进展。截至11月18日,有20个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此外,谈判结果公布前,已有7个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

计委姚建红:刹住大医院扩建,强基层并大力发展家庭医生

现如今,老百姓有重病大病都会跑到北京等大城市,因为大城市过度集中优质的医生和医院资源,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医院的「虹吸现象」。

药圈爆发拉横幅,摊上事了!

11月18日,这段时间倍感压抑的广西医药圈,被曝有人在拉横幅,抗议各种联合体招标中的不公平现象,有要求专家搞清楚真相的、有抗议最大医联体议价不公的、有向区计委申冤维权“我要吃饭”的。

在线诊疗服务易产生医疗风险 云医院发展亟待监管发力

...人得到健康保健的医疗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传染病专家李兰娟提出上述期望。

无需任何手续!天津医生多点执业全面放开(附文件)

...册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天津市计委官网高调发布,《通知》明确指出:执业注册后可以在任一设置与其执业范围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或业务范围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医师在主要执业机构以外...

国内首家以心脏病康复为主的独立康复中心落成

...华心脏康复中心落成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朝阳区计委领导,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孔晴宇及各个科室主任,北大医疗康复医院院长王超,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欧阳翔宇出席本次发布会并发表贺辞。

西安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记者从西安市计委了解到,西安市计委、发改委、人社局近日联合制定了《西安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和引导医师到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时隔5年!计委又发文:彻底影响基层医疗

时隔5年,近日国家计委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又进行了修订,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的改革和我们每天做公的基层医生关联最大,所以这些改革我们必须得了解。

北京市将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进行“松绑”

北京市将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进行“松绑”。市发改委、市计委、市人保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执行医院自主定价。

京冀医疗合作携手两年 上半年河北来京患者占比下降

2014年,北京与河北开启了医疗协同发展的大幕,以使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周边更多的患者。记者从北京市计委获悉,京冀两地医疗合作已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本市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占比较去年全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

安徽计委:各医院销售排名前10药品将被监控!

11月8日,安徽计委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要求省内各医院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各级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季度对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重点监控药品,组...

计委出招,将彻底影响基层医生!

时隔5年,国家计委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又进行了修订,而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的改革与每天做公的基层医生关联最大,影响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