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44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8秒)

变革中国医疗的10大新势力来了

在国家大力解放医生、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医疗界正在形成十大新势力,正自下而上地变革着医疗界。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医生自由执业都是主流,实现医生资源配置的价值最大化,并让医生群体靠技术拿上阳光的...

国家卫计委:全国多点执业注册医生达6.6万!

...,医师多点执业已从试点推向全国,目前全国已有6.6万名医生注册多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为大医院的医生松绑,让他们依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获得合理报酬,同时缓解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成都用“高薪”应对儿医慌,能解决问题吗

到2020年累计招收儿科专业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300名左右,对参加转岗培训合格转岗到儿科岗位的医生至少给予1.5万元补助,同时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成都出台新政加强儿科医疗资源建设,缓解“儿科医生荒”。

医疗资源下沉的第一道坎就是:准入!

...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医疗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和医生多点执业等还不是很成功。比如,现如今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医联体,以期让大专家下沉到基层提供医疗服务,但现行的技术准入标准把重点放在“机构”而不是“人和...

科主任和院长吵起来了:凭啥外科手术“补贴”内科?

当业务能力精湛的医生成为科主任之后,所承受的压力自然远比单纯治病救人时大得多。而科主任与院长的目标又时常不一致,科主任希望科室获得更多资源,院长却需要通盘考虑。二者“相爱相杀”,如何做出平衡,极大考验...

深圳:推广罗湖模式 全市将建基层医疗集团

...,以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医疗收费机制为引导,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推动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和发展。

什么样的医生集团才能活下去?

资本投资医疗后,首先不是给医生下任务、建指标,而是帮助他(她)建立良好的管理流程和市场机制。尤其需要的不是建立良好的文化体系。医院投资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运行管理能力。和一般的企业并购不同的是医院投资...

儿科成民营医院吸金利器 医生资源成儿科诊所成败关键?

...短缺状态,以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为特色,联合公立医院医生资源的私立儿科诊所迎来爆发期。

药在天上飞 病在云上看 宁波智慧技术让医疗更“聪明”

...开设远程医疗服务中心42个,在线云诊室超250个,注册云医生2652名;注册用户近6万名;累计完成在线咨询服务10万余人次,已为80万居民建立了健康评估模型,出具年度个人健康评估报告;宁波云医院的创新服务不仅放大了优质...

影像科刘再毅教授自述:为什么我是AI医疗的「旁观者」?

...拥而入的AI公司来说,愿意参与进来并且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专家是更加稀缺的资源。那么什么阻碍了他们?当医生想要参与时,他们考量什么、在意什么?

辽宁:鼓励医生签约做家庭医生预留专家号源

8月3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年辽宁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在省内各城市,将实现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每个城市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联...

分级诊疗盘活儿科医生资源 助力缓解“儿科荒”

...会上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86042名。姜玉武表示,“我国的儿科医生跟患儿的比例相对较低,平均每千人有约0.5个儿科医生,但是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每千人约1.5个儿科医生的水平。”

人民日报发文:不能为互联网医院设置新的围墙

...,而且调动了各方参与医改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信赖。政府或实体医院主导搭起的互联网平台,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急需的健康服务,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更受益。

国务院:不再控制各医疗机构医保总额,按病种付费将成主流

...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将符合规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措施,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建立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医...

北京卫计委提出医生薪酬标准新方法

医生薪酬制度对于医改至关重要,医改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薪酬制度改革。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薪金制,合理确定医生薪酬水平,将医生薪酬纳入成本,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过度医疗行为,极大减少医疗资...

人民日报:医生不流动 患者下沉难

实现分级诊疗,医生自由流动比医疗机构整合更有效。一个是主动下沉,一个是被动下沉。从远期效果看,主动式肯定优于被动式。当医生成为社会人时,人才流动的速度就会加快。哪里能体现医生的价值,医生就会去哪里,从...

山西推动县乡医院一体化,医生、药品、病人“三下沉”

...质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专家坐诊传帮带,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也打通了医务人员上升通道。老百姓不用大病小病往城里跑,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乡镇卫生院也走上了良性循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网格化”来了

...们中心的社区签约服务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主,即以全科医生为骨干,以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为核心成员,组成团队对辖区常住居民按社区、楼道住宅单元划片包干管理。这种签约模式在当时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居民需求,解决了...

专家辞职开办诊所 医生创业路好走吗?

最近,关于医生执业的新规定接连出台,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人社部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国家卫计委发布有关规定,删除“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

北大医信打造“3+2”新模式 助力分级诊疗快速发展

...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