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06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4秒)

广州政协委员:医院需尽快建统一平台

...元投入建设起来,虽互不相通,但难以割舍,委员呼吁由政府牵头组成多部门工作小组解决。

医改进行时 县医院急需“加柴添火”

...壮族自治区的一些改革试点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医院通过政府投入、提高服务收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补偿,同时也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必须更加依靠技术、服务、管理才能生存发展。这也正是改革发出的信号。

苏州“返点”事件解析:变相的二次议价

...在此前“返点”比例可以由药企与医院协商,而现在由于政府扮演了医院原有的角色,“返点”比例就很难松动——这也就意味着,药企在成本上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

北京: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下降

...保持持续增加的态势,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投入(政府与社会医疗保险等)比重要继续扩大,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要严格控制;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投入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需要持续提高。

破除以药补医给出明确时间表 只是改革起点

...补医只是改革的起点。”胡善联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补偿方式、医保支付方式和医院发展方式的改革,都面临着挑战。比如,让政府投入具有可持续性,需要立法的保证;支付方式改革,既可能让医院和患者面临风险,...

中国将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收费 提倡区域性共享

...型设备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在资金投入上,将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并将按照合理弥补成本、不盈利的原则相应降低收费标准,进行大型医用设备诊疗服务收费价格的制定和调整工作,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让群众“用得上、...

股市:医疗信息化投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智能交通、医疗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城市管理、软件出口、地理信息产业等计算机领域有望受益政府体制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建议持续关注其中有业绩支撑的优质标的。

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除了政府、医院之外,在我国“智慧医疗”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参与者——电信运营商。进入2010年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响应政府政策的号召,积极投入到多个城市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

宁波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交流

近年来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将智慧健康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并作为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试点要求,市卫生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规划...

公立医院改革关键就是国家投入

...公益性,同时建议基层医生的待遇也能效仿乡村教师,由政府来发工资。

河南40个试点县全面铺开公立医院改革

...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突破口,要突出抓好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力度、部门协调动作、结合实际改革创新等五个重点工作。

十八大预示:基层医改将受“呵护”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300个左右的县(市)进入改革试点,“强基层”相关举措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投入,基层医改将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厦门卫生系统四项重点举措见成效

...目即将启动,现有其他医院改扩建计划正在加紧制定,市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医学发展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实施医药分开,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的实...

四川有望2015年实现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今后三年,四川卫生总费用增长将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四川将建立异...

广东: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费用控制纳入评审

改革将尝试建立新的补偿机制,具体做法是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将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而调整的医疗服务收费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十二五”国内新增医械产值2000亿 引各路资本关注

...产值预计达2000亿元。政策层面上,强化创新引导、加大政府投入、统筹多渠道融资等众多扶持举措的落实,有望拉动行业产值的快速攀升。

《广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要大于30%,个人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则要小于30%,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日前,广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卫生厅联合下发《广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

安徽21试点县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

...费约占补偿额的75%,按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政府增加的投入约占补偿额的25%,由省级财政按县级医院诊疗人次进行补助。

深圳市人民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医院”

近日,由深圳市委、市政府投资12亿元的重大民生工程深圳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其投入使用将缓解医院此前长期存在的排队拥挤、住院床位紧张等外科看病就医难问题。而位于该大楼的网络医院则是全国首家基于...

刘国恩:解放医疗生产力 医疗服务不能再迟钝

新医改近四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全民医保体系的初步建立,患者个人医疗支出显著降低,“看病贵”的问题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许多便民惠民措施的出台也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医。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仍在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