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06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68秒)

GE医疗中华区总裁段小缨:在中国“上山下乡”

...单而复杂——“更加贴近中国需求”,这需求直接和中国政府万亿投入的新医改相关。这位具有本土经验及视野的新任CEO,被认为是该集团加强本土化、向中低端市场转型提速的信号。

孙志刚:基层医改有十大成效

...旧机制平稳转换?”旧机制的主要问题是以药养医。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靠卖药维持生存,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损害了人民的健康,腐蚀了医生队伍,绷紧了医患关系。“大量虚高药费通过以政府财政投入为...

我国县级以下医院CT市场潜力大

...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保持着14.77%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随着政府加大新农村医疗改革力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资金投入,数字医疗影像采集设备开始逐步走入县级及以下级别的卫生医疗机构,研究认为在未来几年里CT...

破茧重生 再创辉煌打造高端医疗器械新航母

...但此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诊治需求增加,以及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换代,使得全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蓬勃发展。

全民医保时代需要防备“福利”陷阱

面对经济发展放缓,全球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都呈现紧缩的态势,医疗保险的支出也在日益减少。盲目建立福利社会的失败尝试,已经为中国全民医保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日本:立法与投入护航医改

日本的医疗保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以产业工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在职职工及其家属为对象,由医疗保险会或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管理;另一类以非工资收入者为对象,此类医疗保险费用的征收与管理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日...

南京晒三年医改账本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晒出了该市3年医改最新“账本”。南京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南京市卫生局局长胡万进介绍,医改实施的3年,是政府重视程度最高、投入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3年。

“把脉”中国医疗信息化

2011年,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投入、软硬件厂商的积极跟进、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陆续展开……已成全球热点的医疗信息化在中国同样进行的如火如荼。

宿迁医改不走回头路 继续鼓励社会办医

...改制的医院不收回,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疗,而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还需政策支持

...发达国家已达11%以上。对于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姜峰指出政府虽然有给予企业以资助,但是在产品注册、上市、采购方面仍然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对于整个创新链的支持力度不够。

中国医疗市场成跨国塑料企业投资新热土

...海外,二来中国本国市场有着庞大的医疗需求,比如中国政府拟斥1200亿美元巨资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面医保。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重构的四大策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保障能力;转换机制,加大政府向农村卫生事业投入的倾斜力度;治理农村医疗卫生市场,降低农民就医成本;加强行政管理,确保不断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水平。

专家建议为农村居民设医保卡和健康档案

9月17日,在2011心血管杂交技术论坛上,贾清仁告诉记者,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投入,农村居民应当像城市居民一样可以刷“医保卡”、建健康档案,加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众口难调 卫生信息化标准难统一

...资金问题:“由于信息化投入的回报是间接的,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补贴,每个医院将按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因而信息化标准都不一样。那么,实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联网也将比较困难。”

新医疗模式成美国“新宠”

...的医疗理念,这种医疗诊所模式在美国被寄予厚望。美国政府不惜投入巨资大力推广该模式,以给美国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国医械市场规模比全球水平相去甚远

我国老龄化消费升级和政府投入将长期支撑医疗器械行业;与全球人均器械消费水平相比,我国有5~6倍提升空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约5%,远低于美国的16%;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全球水平42%相去...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春天”尚远

...医疗投资盈运网总经理刘腾蛟表示,发展医疗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除政府投入外,先进的社会资金将是医院可灵活借助的重要力量。

医卫投融资:关注中医对诊疗设备和信息化的需求

最近两年,政府正在投资县医院,2010年每个县投入了250万,今后还要有投入。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每个中医院要投入200万。这个收入可能用到几个方面,一是影像设备,二是检验设备,三是信息化产品。

孙志刚谈清理化解基层医疗机构债务

...。为什么要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分担有关投入?如何避免还旧债欠新债?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刚。

孙志刚: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逐利性 须改革解决

...办主任孙志刚强调,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落实政府责任,是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关键。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和以药补医机制的存在,使得目前中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逐利性,这与公益性要求背道而驰,是公立医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