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248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59秒)

HC3i视点:医院院感系统与HIS挂接的好处

及时、准确的反映各科室医院感染状况、实时查询医院感染的发生、实现医院感染的过程管理、提高医院管理的工作效率,院感系统与原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显得十分重要。

激励养老服务数字化创新

...场为导向,以大赛为平台,一方面将推动创意方案与制造对接,实现概念向产业转化并走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将展现广大IT厂商以及行业专家为养老服务信息化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与帮助。

2013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三大方向

...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行有效对接。预计2013年电子病历在大型医院将更加深入应用,而在中小医院开始启动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也将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市场的增长。

急诊急救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成功开发

...和车载视频会诊系统,在第一时间和医院急诊科实现信息对接,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无需重复检查 长江中游四省看病可跨省刷卡

今后,鄂湘赣皖四省医疗资源将实现对接和互补。此模式效果如何,是否全国推行?成为今年两会四地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北京将推广医联体模式 总量将超20个

...家三甲医院开展全科服务试点,实现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对接

北京部分三级大医院将首次建立“全科”

...全科,都是专科团队,因此大医院跟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对接上存在问题,有一定困难。为此,方来英介绍,今年起北京将会首次鼓励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专科。他表示,今年将会有部分大医院首次开始推行全科服务,从...

“数字医院”实现网银预约挂号功能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与武汉市协和医院正式签订“数字医院”项目合作协议以来,经过一年的项目采购、系统对接、设备安装等环节,该项目已于本月正式开通,实现建行网银预约挂号功能。

区域资讯:朝阳打造国际医疗服务圈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6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占全市一半以上,外籍医师258人,接近90%提供国际医疗服务的医院实现与国际医疗保险的对接,初步形成了国贸、燕莎、丽都国际医疗服务圈。

四川:完成“医院质量监测系统”网络对接工作

医院信息实时直报有利于上级部门的监管、评价和决策,也对医院自身医疗质量具有促进和提高作业。

河南:明年18地市将发放1000万张居民健康卡

...构将接入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并实现省、市级相关平台的对接。届时,在省、市不同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都能在同一张健康卡上清晰显现,不仅居民有了随身携带的“健康档案”,也有利于医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病史和用...

杭州:电子病历年底前在市属医院建成

...年底前将在市属医院建成,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病人信息医疗机构共享、全程健康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大医院与县市级医院、社区医院的对口合作和技术帮扶,开展远程医疗等服务,让农村群...

远程会诊“对接”国内优势医疗资源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为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运用远程医学会诊技术,与北京和上海的大型医疗机构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据了解,目前,完成远程会诊和接待咨询约300余人次。

德州:信息系统延伸基层 卫生资源平台对接

据了解,2013年底前建设以市级卫生云平台网络为基础,涵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支持体系,到2015年,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延伸至村卫生室,实现市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市级医院、对口...

“智慧医疗”再造急救医疗调度流程

...型中,隶属于不同体系中的急救和医院间将完成无缝业务对接。医院专业的救治体系从手术室延伸到急救车中,并实现从现场到手术台各环节的“零延误”切换。

高新区医疗机构将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幼保健、计划免疫、慢病干预、双向转诊等数据进行及时对接及有效管理,进而加强政府和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力度和决策能力。

河北2015年全面实现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合功能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将开展省际医保结算合作,积极推进与周边省市的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促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沪郊新建医院如何对接新医改

...将于年底正式开诊。郊区新医院因新医改应运而生,如何对接医改方案提出的要求,创新机制改善流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第二届(2012)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与共性技术论坛

...的推动作用。为使各类普适性技术与医疗器械产业更好的对接,科研院所、高校等的科研项目及成果更快更好的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于2012年10月19日在成都国...

医疗器械企业国内17家已上市 6家在排队

...促进韩国高新技术及专利与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和市场进行对接,并使中国企业进一步了解韩国法规及市场,特定于2012年10月19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中韩技术与产业合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