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754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79秒)

四川“十四五”医疗卫生规划出炉:将建300家互联网医院

四川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方方面面明确了具体指标。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划规划发布,医疗IT领域迎来新机遇

目前全国二级医院约1万家,若按二级医院投入400-500万元计算,新政有望刺激400-500亿元市场需求。

国家卫健委:今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12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布局,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据央视新闻9月26日报道,国家卫健委消息,“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

1.2万家公立医院的扩建雄心

百年一遇的疫情,让政府的医疗体系规划不得不改道,由此公立医院迎来了独属于自己的扩张机遇。

住院结算平均约0.8秒!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带来就医便利

国家医疗保障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司长王文君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新平台住院结算平均响应时间约0.8秒,比旧系统性能平均提升3-5倍,意味着在有限资源投入下,平台各方面性能已经达到了较优的状态。

解读《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数说医院设置规划

2025年全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主要指标中,千人口床位数的指导性要求为7.4~7.5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3.2人。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发布!公立医院办分院区要求首次明确

...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导各地加强“十四五”期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医疗...

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医工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发布!提出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含解读)

10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部署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通过《地下水管理条例(草案)》,强化地下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为智慧医疗建设注入新动能

...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上海卫生“十四五”规划来了

作为全国医疗资源高地,十四五期间,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如何发展?

平战结合,湖北打造可以切换模式的新型医院

...总投资2545亿元,力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步,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全国互联网医院超1100家 30省份已建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

国家卫健委今日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将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规划来了!医疗8大重点目标公布

十四五规划公布,医疗卫生事业5年内的计划蓝图已绘制完成。

百强大会正在加载中!130余位嘉宾已就位,论坛规划抢先看

2021年4月16-18日,动脉网将联合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在苏州·吴江共同举办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

十四五规划发布,医疗界最关注这些!

规划纲要》共分十九篇六十五章,其中关于医疗卫生健康这块儿的规划集中在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第四十五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与中央建议一致。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学习。

代表委员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医疗是重要民生问题,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

工信部就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近日就《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公开征求意见。这项规划提出,2025年时我国医疗装备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将达到国际水平,预计将有6家至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