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998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109秒)

心医国际:医联体模式下的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已经不再是新生事物,现如今医疗协同模式下的远程医疗跟以往的远程医疗还一样吗?对于这个问题,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医国际)副总裁刘鹏在2016西部医院信息化大会的主题演讲上提出了...

组建“医联体”吸引患者首诊在基层

...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对于改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严重不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尴尬状况作用甚大。

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诞生

...医生联合创建,旨在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实现优质医疗的服务模式

战略延伸——中国电信加码“互联网+医疗”

...转型方向,而通过这种深度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全新的生产服务模式,将会使得现有的市场价值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有可能改写产业结构和行业竞争的本质。身处变局之中,变就意味着机遇,这一点,在医疗行业表现得尤为...

打造精品网络 实现卓越运维 -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建SmartNOS敏捷运维新模式

2016年3月11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宣布,在2016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服务分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开发的 “SmartNOS”专业服务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疗下半场将分化两大趋势

...集团等;另一类则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和第三方服务。但这些都需要拥有医疗资源优势和重资产投入。

国寿携手医院探索“保险+医院”创新合作模式

今日,据中国人寿官方微博披露,国寿旗下国寿投资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协力探索“保险+医院”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通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

山东四部门建医疗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人社厅、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构建多种收费方式并存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模式,2017年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从“美好的想象”看移动医疗的骨感现实

...在从密集投资期向平稳发展过渡,试图去寻找更为有效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看中医的未来的发展

从中医的属性和效用来看,与中医最匹配的两个领域一是基础医疗,二是慢病管理。由于中医更讲究长期性,更适合与熟人医患关系的服务模式相结合,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来,一起对西部医疗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一次革命性的延伸

...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新的产品及服务模式也在不断颠覆着现有的价值链,这就迫使整个医疗生态链上的各环节参与者都不得不去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依托“互联网+”实现医疗服务模式

...约医生,每位居民有一张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同时,江苏将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

医药电商布局移动医疗 打造医药生态系统

...虽然不打算直接进军移动医疗,但是希望以DTP+O2O模式服务对新特药和慢性病用药有需求的患者,并将与移动医疗“亲密接触”。

远程医疗开启B2C和O2O模式

...(B2C),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多种远程医疗服务渐入佳境,远程诊断与实地治疗相结合的O2O方式得以实施。

郑大五附院创建河南首家DTP模式互联网医院

...应对分级诊疗,郑大五附院与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创建的河南首家DTP(医生对病人)模式互联网医院上线,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服务

交大一附院与环球医疗签署协议共建国际陆港医院

1月10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以ppp模式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这也是国内首个国家卫计委下属区域中心医院与社会资本公司携手合作的项目。

“互联网+”风口上 信息化建设需加快提速脚步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并与卫生计生服务深度融合。这一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

医疗专用电脑DT592IB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进行了升级,已便于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得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医院IT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对ICU工作站硬件提出以下要求:一是符合实际环境,能灵活部署(能够挂墙和部署在移动推车上)。二是工作站硬件需要两个以上的串...

  • 时间: 2016/01/05

华为敏捷网络助力医疗行业迈进信息化新时代

...从而有效缓解看病难、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推动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网络是这一切联接的根本。

互联网模式下 厦门如何实现分级诊疗升级

...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在慢病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改革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和突破,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诊疗服务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