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方案中心 | 企业中心 | 医疗博览 | 资源中心 | 社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中心 > IBM专区 > IBM动态 >
2008年12月17日IBM在其位于上地的IBM中国创新中心举办名为“专家探讨新医改,携手创新话未来”的医疗改革与信息技术研讨会,邀请业内医疗专家一道解读信息技术在医疗改革中的作用,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承担医疗卫生改革这项使命。

当一个被世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登月任务成功结束时,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我们选择去月球...和做其他事情,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艰难。因为实现这一目标将有助于组织和衡量我们的最佳力量和技能。这是个挑战,我们愿意接受,我们不愿推迟,我们要赢”。这样的一篇演说用在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中,可谓再恰当不过。在距离第一次医改的整整20年以后,《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意味着承载国民福祉的医疗改革将再次踏上征程。面对目前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现状,面对十三亿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我们一定要成功。

这次新医改政策的推出,不仅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案内容中更有专门的章节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由此可以预见,在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浪潮中,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将成为创新制度的利器。但信息技术如何才能用得其所,协助新医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目标呢?

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项使命,它直接关系到民生,它是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推动和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的。IBM作为推动中国医疗信息化创新和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于2008年12月17日在其位于上地的IBM中国创新中心举办名为“专家探讨新医改,携手创新话未来”的医疗改革与信息技术研讨会。邀请业内医疗专家一道解读信息技术在医疗改革中的作用,希望借助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参与到中国医疗改革中,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承担这一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三大因素影响医改成败  信息技术成为致胜关键

“说到医改对信息化的作用,我认为医改里最关键的不在于写了信息化要干什么,最关键的是将信息化列入到了医改文件,这是史无前例的。” 北京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琚文胜主任在会上的一段话道出了信息化在这次改革浪潮中的重要作用和机遇。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了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服务,也就是要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由此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对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领域,药品管理过程等环节都很重要,加上医疗服务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是可以延伸到非常高、非常深入的阶段。2008年,IBM在《全球CEO调研》中特别针对医院院长、CEO和CIO所做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渴求摆在了整个业务变革中的首要位置,与此同时,也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回到新医疗方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医改所作的一切都是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并且又必须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三者之间取得平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

“整个医改方案就是一剂汤药。”既是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委员会专家何雨生先生对于新医改的寄语,也是其他专家们的共同想法。信息化作为这剂汤药中的重要配方,它的表现可以说将直接决定汤药的疗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李玲教授认为国内现在实行的信息化只是把纸版的东西变成电子版,没有形成真正的共享和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每个医院都是一个独立信息,而且医院连病人的信息、医生的信息、物流的信息、财务的信息都不能整合。因此,李教授总结指出整个医疗体制的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信息的流动,假如信息发生不对称的情况,医疗领域就会发生市场失灵,所以中国的医改能不能成功,信息化是其中的关键。正如李教授的观点一样,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保延副院长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信息化为医疗所带来的改变。他认为现在信息存在的方式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一场革命,我们应该把信息化的技术变成医院发展的驱动力,使医院的各种信息整合起来成为帮助医生进行医疗决策服务的核心。
   
除了从宏观的层面去评价信息化在新医改中的角色以外,专家们也尝试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为信息化与医疗的命题提供自己的答案。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委员会的何雨生先生从信息化对于医疗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倡以信息化的方法去实现并控制质量标准,并提出了医疗卫生信息化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四个主要目标。而马谢民教授对于在医疗质量监管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十分赞同,并认为重点在于了解医疗质量的现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发现差距,才能为接下来的改善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IBM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同时也指出,信息化并不只是简单的系统和信息整合,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增强我们对信息系统、医疗系统的信心,以及怎么样用信息的方法增加人员的培训。

纵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解决曾经存在的许多技术壁垒,甚至成为了新医改方案中的利器之一,但我们不能忘记信息化的运用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系统,并在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三者之间取得平衡。也就是说在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使病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解决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假如说医改新目标的提出就像一片制度创新的蓝海,那么信息化可以说是横渡这片大海的船舶,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揭开我国医疗发展的新一页,促进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医疗服务可及性:促进资源整合 便利百姓就诊

以国内目前庞大的人口数字,要满足每个人对于看病的需要确实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情,所以大医院每天人满为患的情景已经习以为常。但在这些涌向大医院的人群中,有近百分之七十的患者的疾病是可以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治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可以将这部分病人转移到社区就诊,不但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医院的治理压力,而且也方便了社区居民。

正如琚文胜主任所说的一样:“社区是我们公共卫生的盲点,社区也是我们实施基本医疗的主体,是我们医改的重点。如果我们要体现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公平性、公益性,我觉得社区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所以当北京市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琚主任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他还指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统筹城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文件里,社区卫生的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信息化工具也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确立社区医疗在医改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可以使整个公共医疗体系产生质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协助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IBM在北京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中做出过创新的尝试。为了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IBM利用其医疗信息应用整合与共享技术平台实现三方面突破,可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西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双向转诊、检验信息共享、处方共享、预约医生、预约检查和视频会诊;努力使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利用信息化成就普及医疗服务的构想;对社区常见疾病医疗共同体内管理模式以及新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示范应用的状况和效果对行了研究,有效提高了医疗卫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为政府制定符合区域医疗卫生实际状况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面向农村的新农合的政策,信息化技术同样使农村的居民可以享受更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据琚文胜主任透露,在资金的监管方面,信息技术能帮助使用者更合理的筹资和设定补偿线,更快的掌握相应的数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且发现哪些新农合管办人员在里面有一些不良行为。原来没有信息系统的时候,农民通常从看病到拿到他自己应该拿到报销的费用的过程往往是两三个月。中间可能要经过八个环节,现在有信息系统以后,他在这台电脑上把医院要交的钱交了,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就可以报销,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够拿到报销的钱,实现即时报销。

医疗服务成本:打开费用困局 呼唤制度创新

良好的医疗人才培养,分级医疗机构的完善服务和监督体系当然是老百姓最愿意看到的改革结果,加上方便快捷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可以说已经构建出一幅近乎完美的医疗服务体系蓝图。然而,最好的医疗服务假如要以天价的医药费作为交换条件,以病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依然只能属于空中楼阁式的愿景。所以控制现今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自然成为了当务之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的李颜院长助理认为应该引入外国的做法,让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取得一个利益的共享,这种费用共管不仅是保险公司能够控制风险,降低赔付,同时医院也能够从中享受到利益。外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固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这些体制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以美国的医疗制度为例,在近10年来,医保费用的增长速度是其他物价上涨速度的4倍,如此的重负使全美有大概15%的国民处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李玲教授认为关键是要控制总费用。在总的费用控制的前提下,个人的费用要下降。中国应该有中国的特色,未来中国的社区应该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和保健康复的作用。要不然看病贵、看病难的世界难题中国解决不了。中医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都离不开信息化。

在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中,强调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以诊疗效果为依据支付费用(Pay for Performance),要求政府五年投入500亿美金进行医疗信息化改革。来自中美两国的两份医改蓝图,其宗旨都离不开建立覆盖所有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而实践的重要工具也同样是信息化技术。正如李玲教授在会议上所指出,无论是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信息化给我们人类带来的这场革新都不亚于当年的工业革命。它会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全新的管理模式、全新的服务提供模式,甚至政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开成本的困局成为了不同国家医疗改革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医疗服务的质量:为监管订立标准

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平衡三角中,任何一边的缺失或者偏重都只会使得整个图形走样甚至崩塌。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得到保证以后,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对服务质量进行把关,从根本上提供真正解决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下,马谢民教授提出我们需要了解医疗质量的现状并要求有一套好的评价结果指标来监测医院,也就是一个医疗质量监测系统,透过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去了解医院的现状找到差距,才能更好更安全地管理医院,实实在在的以数据说话,有的放矢,并借助这个系统形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质量标准,告别过去传统人工医疗质量管理的不足。
 
其实,信息化助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新医改提出前便已经纳入在宏观的卫生改革发展当中。今年年初卫生部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便提出了 “健康中国2020战略”公共卫生策略,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实行“科技兴卫”,建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医学科研协作体系、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和科普宣传体系、卫生信息体系和高新技术评估、准入和监管体系,发挥科技在防病治病中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使信息技术成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的引入确实可以有效地提升社区医疗服务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可是回顾现状,我们可以察觉到即便已经有可观的投资、基础建设、设备购买等等投入到社区医疗机构当中,但基层医疗机构仍然是门可罗雀,人们“拥挤”大医院的热情依然高涨。IBM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指出此中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病人对于社区医疗信心的缺失。从他们的角度看来,社区医疗资源不足、大夫不好、设备不全都使百姓在社区医疗面前却步。所以透过运用科技使医疗工作更信息化和流程自动化,并且加强对于医疗质量的监测,使社区医疗的服务质量得到保证,信心自然可以建立,健康的市场导向的医疗服务才能出现。从这个角度看来,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可及性可以说是相互依存,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正有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良好平衡。

智慧医疗 展望未来

现在社会上的医疗机构虽然多不胜数,但数量上的增加却并没有带来服务质量的根本提升,而且因为信息的互不相通每天都在浪费大量的宝贵医疗资源。换在几年之前,也许这种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时代的发展带给我们进步的机遇。在经济、社会和技术层面,这个全球整合的世界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内外的整合日趋紧密,跨行业的联系和合作也不断加强。这些都加速了互联互通的趋势,推动了协作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负担得起使用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去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人类将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并因此更快、更好地做出决策。很明显,世界正在变得更小,变得更平,而且变得更加智能化,我们所身处的已然是一个智慧的地球。

身处在这样一个智慧的世界中,IBM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认为智慧的医疗时代也将即日启航。在未来,智能技术将会被应用到医疗行业中的方方面面,用于各种类型的医疗产品,催生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还是医疗行业系统,或者企业,甚至人类本身,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整合,形成一个智慧的系统。当我们的社会和技术能够真正实现更加互联互通、更加可量化和更加智能,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医疗改革将不再是空中楼阁,一种更加智慧、惠民、可及、互通的医疗体系(Smart Healthcare)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方案在服务质量、服务可及性以及服务成本三个因素的狭缝中形成脆弱的互利关系时,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医疗将化身一把改革的利器守护在侧,一同推进中国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我们不怕,我们一定要赢。
 

【责任编辑:月儿弯弯 TEL:(010)68476606】

标 签:新医改  IBM  医疗信息化